--
【練肌肉不做有氧的迷思】【撰文者:何中仁 2013/3/20】
為何老師每周超量的有氧,肌肉從未因此大退步?(上)
★ 改變迷思的觀念
常聽到這樣的話!
你要練大就不要做有氧!
就是因為你最近做太多有氧,肌肉才會退步!
你要讓肌肉進步漂亮一點,你有氧要少做!
不論哪一句話,最終都在表達有氧會影響肌肉訓練的成果!
這是許多人普遍存在的迷思,甚至教導的方向!
除非你有專項運動的需求,如大力士比賽的選手等,否則不論增重、瘦身、肌肉健身、一般運動,體脂肪佔比都是重要且需要被管控的一環,並沒有不同!當全身脂肪、腰臀脂肪逐漸淪陷,更是衍生許多代謝、心血管等疾病的重要因子!
★ 管理脂肪不分肌肉大小隻
也常聽到這樣一句話,我想練大隻點,線條剛好就好!
你只是暫時失憶於脂肪的存在,甚至不願辛苦管理脂肪的逃避!
並沒有大隻不線條、小隻不線條的分別!
一個長期穩定健康的肌肉外觀訓練,不論大隻、不論小隻,只是整體肌肉訓練的目標不同,脂肪一樣都必須加以控制!
★身體自我管理脂肪機制需累進建構
或者這樣一句話,我要趁年輕練大一點,脂肪多一點沒關係!
這是短視的想法,和瘦身失敗關鍵一樣,身體自我管理脂肪的機制,是累進建構的,並非哪個時間點才開始管理脂肪即可!等到老時,身形垮下來,才認為是因為練肌肉老了都會下垂!
並非如此!是因為你的脂肪從未謹慎管理!是因為你練習的方法,都是不斷想堆高,隨意堆疊的磚塊,這老師在前一篇文章有寫,老了較退步的肌肉,只是同一件緊身衣變縮小,依然保持衣型,而非變沙皮狗!
你都一直在練虛虛的肌肉,硬推發酵的肌肉,如同推胸,肩胛始終沒穩定,做二頭,關節一直開,還是要拿那麼重!
如果是這樣,不要花錢來健身房,因為去工地搬鋼筋,可以賺錢又會變壯,這樣虛虛練出來的大胸和大二頭,就像空心的氣球,稍微做多點有氧,年紀大一點,戳一下就破,怎麼可能不退步!不垮!
★ 長慢點 健康點 保持長久點
我每周有十九堂飛輪課,且都是高強度的課程,我的年紀不斷增加,我能練習的時間越來越少,雖然不再像年輕時容易增長 ,但並不會退步!
影響肌肉變小的原因,包括訓練方法不對、過度訓練、營養量不夠、花錢在高蛋白其它亂吃、休息不夠、許許多多....
說白話一點,你本來就該做有氧,長慢點,健康點,保持長久點,你要藉由營養和正確訓練,丟掉不要的壞脂肪,把健康的脂肪和肌肉補回來!
★ 觀念執迷的健身者令人憂心
放眼健身房,肌肉健身者普遍存在脂肪太高的問題!
更憂心的是,許多人迷思認為自己很壯,很大隻!
BIG ?MASS ? FAT ? 答案是後者的!
真得要醒醒!
你的二頭很大,是因為脂肪多而外觀粗大?
還是放下來看似不突出的手,舉起如山峰的紮實二頭?
比起和脂肪奮戰,隨時謹慎注意,目標瘦身或身體健康體脂的人,看似健康的肌肉健身者,觀念若繼續執迷,才是需要擔心的一群!才是隨著年齡增長,各項疾病優先鎖定的對象!
★ 一般人無法長治久安
一堆健身房的人都這樣做,互相告訴對方,練肌肉有氧要先停,不然會白練,許多本來脂肪就不低的人,因為也要肌肉外觀變大一點,也跟著不做有氧,甚至無所管理的吃,目標只有大這個字!
對職業選手而言,每天的生活就是練、吃、睡,有完善的時間分配,管理攝食及練習,整天的時間都在認真練習、認真吃、認真睡!
二十幾年的健身和教學生涯,鮮少看到有人,先不做有氧,沉醉於練大再縮線條,能成功且長久保持!有!學生時代、生活自由、整天可以窩在健身房,這些有充裕時間的健身者等!否則,幾乎所有的人,到第二階段,第三階段....要降體脂,檢視肌肉與脂肪分配時,體脂都拉不下來!分離度線條都練不出來!肌肉永遠團結在一起!
★ 因為你還年輕
在上篇中提醒過,身體自我管理脂肪的機制,是累進建構的,並非哪個時間點才開始管理脂肪即可!
肌肉要練長久的,當你要下不做有氧的決定,請確認你能管理年齡的增長,結婚、工作、家庭等變因,食物永遠隨年老代謝下降做不同管理的毅力!
也不要認為,我現在線條很好ㄚ,不用做沒關係,相信我!不需說明專業的知識,只要說這句話,因為你還年輕!而非你成功管住脂肪!
★重訓有氧一樣重要
訓練者切記!重訓量、有氧量一樣重要,只是各階段分配比例不同,定期檢視體脂,肌肉量,體圍,體重因為肌肉密度增加等變因,一樣測量記錄,但若不是大幅升降,僅列為合理範圍的參考值!
隨時調整有氧量,發現脂肪變太多失控,檢視根源的飲食,並調升有氧量,發現肌肉退步,檢查是否營養攝取不足、訓練過度、休息不夠等,已影響尚未成熟的肌肉外觀!直到有一天,身體成熟後,肌肉量、線條、分離度都達一定水平,大概就知道自己平常的有氧量要控制在多少,搭配對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同時保持肌肉量和體脂!
★不是有氧讓你掉肌肉
除非本來相當相當瘦小,初期幾個月可以剔除有氧專心增重,否則以一般身型練起都要排入有氧,只是百分比的問題,除非有氧量高過該階段設定值太多,否則問題不在有氧,飲食的攝取是很大的因素之一!
你必須將該減少的體脂燃燒掉,同時將肌肉繼續保持,該補充的要補充回來,你必須管理食物,而非亂吃,吃飽就好,加工食品吃很多,高蛋白一直喝,正常的食物都不注重!
★有氧和重訓的掙扎
這是很耐人尋味的事,一個是現實生活面,一個是運動心理學,本來時間就不夠了,下班做重訓已經很努力了,還要我多撥出時間做有氧!
另一個是,我做有氧時,心裡就一陣怪,深怕有氧會不會做太多,又白練,想想不對,又想想今天好不容易不用加班,可以練肌肉!
假設本來是練重訓 90 分,有氧不做,現在要改重訓 90分,有氧 30 分,做幾天,又看到肌肉好像長很慢,又擔心是否因有氧沒了肌肉,想想還是重訓 90 分,有氧做 15 分,有時今天只有90 分可以練,乾脆有氧又省略!
★面對吃的誘惑
至於吃,那是艱苦又需要毅力和恆心的部分,多少人,能夠像職業選手一樣,開始減脂期,從假設大份餐變成中份餐,足量蔬果,足量各營養素,油量鹽巴控制再控制,烹飪方法改變,減少精緻食物攝取,即便慢慢改,也需有充足的毅力!
尤其只是練興趣和身材美,沒有比賽目標的人,許多人食量也撐大了,吃的口味習慣也養成了,要要求自己開始為了目標管理,很容易被惰性和誘惑左右,真得相當不容易!
★ 脂肪一去不復返
也因為如此,有氧又不確實在訓練菜單中提升,飲食管理又一堆迷惘,最後就是『繼續如此下去!』或『算了!練一天算一天再邊看!』
許多人就這樣,肌肉量、線條,都無法再提升,但脂肪卻一去不復返!
看看摔腳選手的肉壯和拳擊選手的精壯!前者為了競賽需要保持如此身型,為了身型好看,後者應為健身者所應建立的目標,Big and Lean 而非 Big and Fat,最重要是,當我們日後談到身體健康時,體脂的管理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 給健美選手中肯的話
現階段競賽環境並未完善,許多選手在非賽季,脂肪都無限放縱,靜心想想,人生有多少時間,根本沒有在比賽和重訓機器上,如果你只為比賽而管理脂肪,那健康觀念過於狹隘,雖然為了平日訓練體能需求,非賽季需有合理的脂肪比,和賽季脂肪比絕對不同,但並非沒比賽完全不管,有比賽急降成短暫的美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