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ttps://www.facebook.com/GreenHornFans/posts/pfbid02A8GbU6HL9TrrMNHL2SLVqoqdmSQij7jCotb8cP8TuhQA5tfUaqoDxydbVx7tCvXZl

--

確實,身旁省錢習以為常的長輩,到退休後依然維持同樣的生活,並不會忽然開始想花錢。

--

最近看到《致富心態》(The Psychology of Money) 作者Morgan Housel寫的”The Art and Science of Spending Money”一文。其中對於人們如何花錢,剖析深入,不同一般,令人深有所感。寫成此文跟大家分享其中重點,以及我的心得。

作者提到,人花錢一般有兩個目的,第一是為自己帶來某種方便或用途(Utility)。第二是向旁人釋放訊號。

我們先看第一個。為自己帶來某些用處。

這很簡單,譬如買一台電腦,方便自己工作。買一台車,方便自己上班跟接送家人。這是物質上的用途。

有趣的是,心理上的用途。

首先,心理補償。這有兩種狀況。

第一種是工作帶來高度壓力與嚴重的身心疲憊的人。

這些人有可能一拿到薪水或紅利,馬上花,大花特花。買很多東西,或是買高單價物品。

理由不外乎是”犒賞自己”。

他要證明,自己那麼努力,那麼累,是有回報的。他要補償自己。

文中以投資銀行人員舉例。每天工作到凌晨三點的日子過了一整年,一拿到紅利,馬上花光光。相同狀況也可見於其它高壓工作者。

他們會繼續過很累的生活,賺高於平均的所得,但也花超過平均的錢。沒有存下資產。只好繼續工作。

其實,真要”補償”自己,是要跳脫這種工作狀況。不要讓自己累到想要花錢做為安慰。出現這種心態,代表你的工作已經造成心理破口了。

用錢帶來心理補償的第二種狀況,是用錢做”心理治療”。

文中引用一句話:

“The more you were snubbed while poor, the more you enjoyed displaying your wealth.”

“在貧困時愈被看不起,日後就會愈享受展現自身財富。”

所以當你看到一個人有一些外顯的高單價物品時,未必是擁有者真正喜歡,懂得品味這些東西。他只是需要花錢來展現。

他要花錢,證明自己有錢,同時告訴別人他有錢。他買的美車豪宅,不是用來享受的,是用來幫自己做心理治療的。

最貴的治療,是癌症或罕見疾病的療法嗎?

其實未必。

能在貧困時,因為沒錢被看不起。日後在金錢上有所成就時,卻很節制的不花錢追求外顯豪華,是非常不易達成的境界。

花錢的心理用途,除了心理補償之外,第二個大作用就是自我認同。如何花錢,定義了一個人。

常見狀況是節儉的人。

我們一般認為節儉是美德。他只買必要的東西,他不浪費資源,他可以更快的存到更多資產。他可以更早享受退休。

其實最後一句有問題,節儉的人可能在退休時無法享受。

作者稱其為”Frugality inertia”,節約慣性。一個從小或是從出社會就開始節省的人,在退休階段,無法轉換成”花費”模式。

人為什麼要存錢,要有錢?

有錢的最大好處之一,就是不必再想錢。

你已經有夠多錢的,所以去餐廳點餐、去買東西,你都不用擔心錢。

但問題是,你已經用一輩子大多數的時間,當一個節省,不花錢的人。節約就是你的自我認同,你認為自己擁有的美德。你在退休時,會繼續節約,還是放掉節約心態,沒有負擔的享受之前累積的財富?

你會在餐廳點餐時,繼續看著每一項餐點的價位,考慮划不划算,還是想”我的資產有點規模,應該是看喜歡的直接點就好了,不必看價位”?

當你已經到達目標,可以不那麼在意錢的時候,你還是拒絕認可自己達標,繼續努力。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這個分析非常到位。很多人退休時的問題,不是提領率,平均餘命有多長的問題。是到了退休,仍有強烈的不安全感,還是無法控制的持續節約模式。這會讓自己這一輩子都在為累積資產活著,累積出大多自己用不到的資產。而且還有可能造成日後子女相爭,或甚至不求長進的資產。

人要學習一個比較平衡的金錢關係。懂得累積,也懂得花些錢享受。

金錢,不能永遠是目的,它必需有當成工具的時候。

花錢對自己的心理用途,除了心理補償、自我認同之外,第三種就是帶來滿足。

你想要一個東西、錢不夠。你努力賺錢,存錢,達到目標,買了。這是一個很實際的透過努力與犧牲,取得某種東西的過程。人會從犧牲、努力,達成目標中取得快樂。

但問題在於,要花多少錢帶來相同的滿足感。

譬如對一個月收入三萬的人,假如他買一支十萬的錶。他可能會很珍惜。這等同是自己三個月的努力工作,才能換得的一個物件。他看這個東西,知道背後代表是相當份量的犧牲與努力。

對於一個月收入一百萬的人,假如他買一支十萬的錶,他可能覺得,”這還好。就是自己三天的工作收入”。

要帶來跟剛才月收入三萬的人對十萬的錶一樣的珍視程度,他可能要買一支三百萬的錶。他才會覺得,這東西有點份量。要三個月的工作才能換到。

這個努力、犧牲,達成目標的過程是相同的。但對於高收入與高資產的人來說,要買到相對高價的東西,才會帶來一樣的滿足與珍視的感覺。

作者引用William Dawson的一句話:

“The man who can buy anything he covets, without any consultation with his banker, values nothing that he buys.”

“一個可以不用查看自己的銀行帳戶,買下任何東西的人,不會珍視任何自己買的東西。”

錢很多不一定是好處。跟很多人想的不太一樣,可以任意的買下各種東西,未必是種幸福。

錢不夠,你會從努力達成目標的過程中得到滿足。收入沒那麼高,資產沒那麼多,你會從相對簡單的目標中,就取得相當的成就感。

作者提到,他認識一個富人,有私人主廚。廚藝高超。每一天,每天三餐,都有星級佳餚在桌上等他。

你覺得他會很享受這樣的高級料理嗎?

一般人要享受一頓高級料理,往往會事先做很多功課,選定餐廳,排好日期、搶先預約,心中期待,然後實際付約用餐。你努力,得到這一頓好料。這個过程讓這餐吃起來更美味。

一般人是更容易快樂的。

一個人能喝到最好喝的飲料,是渴到不行時,送到你嘴邊的一杯水。

要有渴求,才會享受。

作者說,最不快樂的人,就是活在所謂度假勝地,每天有源源不絕的”快樂”的人。白天打高爾夫,晚上開趴。喝太多、講太多、想太少。人生沒有目的,已退休。

有人會說:”作者你不懂啦,假如我是億萬富翁,我很樂意過這種生活。”

作者的反應很直接:”They don’t know life.”

這種人不懂人生。

人生有任何意義的根源在於,有目標,有想要的東西,有為了達成目標時付出的心力與掙扎。

以為完全沒有負擔,就是快樂人生的人,恐怕還不懂人生的道理。真正到了那時候,他會發現,活著真沒意思。

我認為這裡帶出退休的真正重大挑戰。除了剛才提到的節儉慣性之外,在人生的重要目標,工作與養育子女都完成之後,你要在退休的時候拿什麼當人生的目標?你是否有找到在退休時,仍覺得很值得做,願意主動去做的事情?

人常知道,工作要找到意義與興趣,其實常被忽略的是,退休也要找到興趣與目標。

無所事事,不會是快樂的退休生活。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izzy03 的頭像
    dizzy03

    碎碎念

    dizzy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