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 http://www.wearn.com/bbs/topic.asp?topic_id=216259

--

這篇的主要內容,是把商品交易中常見的錯誤觀念整理出來
它們可能是阻礙您提升績效的一大障礙,卻不時的充斥在隨手可見的討論中..

這裡所稱的商品交易,泛指的是指數期貨與各類槓桿契約交易,現貨不在其中
(一)過濾資訊的迷失
根據研究,目前人類腦袋運用的潛能,大約只佔了視覺資訊量的1~2%而已。即便是最理想的狀態下,人們也無法同時處理10筆以上的資訊流。
在這樣的狀態下,人類對於接收資訊時,會有一套自我分類刪除與歸納的流程。比方說您同時接收了電腦,化妝,運動等資訊,其中您對化妝沒興趣,因此所有關於化妝的資訊一旦被您接收時,會自動先從您的記憶體刪除,只留下有興趣的電腦與運動資訊。

根據分類過後的資訊,腦袋還會進一步的幫忙歸納。在未經訓練的狀態下,人類會以是第一時間最容易認定的的現象,當做自己的信念。
很不幸的,這樣歸納資訊的演化過程,卻往往是危害發展交易系統的方式。舉個例子:您可能在走勢圖表上看到了某些特別明顯的跡象,所以大腦會誤認這些跡象與走勢有高度的連動性。
事實上在圖表中您沒有受關注的部分,可能也存在著矛盾的現象,但卻被您的大腦技巧性的過濾掉了。
隨手舉幾個常見的現象例如:
圖形上幾個看似有規則的重要區域稱為支撐壓力。
KD在低檔黃金交叉買進,高檔死亡交叉賣出,似乎與走勢有高度的連動性。
成交量爆量之後常常走勢跟著反轉

人們常常犯了視覺上的錯誤,很容易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部分。
這種表面上很明顯的特徵,往往很容易成為人們交易的「信念」,這意味著人們常根據「看起來好像」的信念做交易,而不是客觀的根據機率做判斷。

策略程式化可以完全解決這類問題的迷思,它可以完整的驗證您的信念是否是您看到的那回事,這部分若有機會討論到程式交易時再詳談。

(二)圖形分析的迷思
很顯然的,圖型分析一直以來都是最大眾最喜愛的一種工具。
具有想像力的交易者,他們深信價格走勢存在著某種秩序,因此努力的研究價格軌跡,變成了他們交易中最重要的環節。

有多頭傾向的圖型分析者(泛指當下潛意識偏多分析),會將方框區域視為多單進場點。對他而言,這裡壓力不大,在這區域建立多單是很好的賭注,只要該區域遭突破,就可能會展開另一段不錯的漲勢。

然而,有空頭傾向的圖型交易者可能就不這麼認為了。由於前面兩次的高點皆未能突破第一次反彈的高點(圓圈處),因此A區域的「壓力區」很明顯的是很好的放空點。

自認客觀且比較保守的交易者,可能會等到下一跟K棒,也就是出方向後才做決定。箭頭處的K棒B變成了保守交易者的另一個進場點(如下圖):

  另開

 

誰的看法比較正確? 並沒有人知道...
但可以想見的是,最後勝利的那一方會加倍的相信他的分析判斷具有某種程度上的意義,因此更加堅定這種信念,畢竟是用了自己的判斷賺了錢,很少人會因此質疑自己……
而失敗的那一方,雖然對結果感到失望,但會因此對這種信念失去信心嗎?
大部分的人不太容易:
失敗的圖形分析者會尋找特殊理由,或嘗試著尋找各種圖型上的蛛絲馬跡,試圖解釋此特殊案例失敗的原因,希望能在下一次的圖形徵兆出現時扳回一城。
無論輸贏,圖形分析的信奉者都會因此的更加認真的閱讀圖表,並持續發現更多不存在的東西,雖然長期下來,他們對圖形的判斷準確度永遠也只有50%的命中率(若有哪位大師不信的話。可以自己用歷史資料紀錄看看),但仍然不會減損他們對圖表分析的熱衷…

事情的真相是:
即使是由一組亂數所繪製成的走勢圖,也會產生高峰,谷底,密集交易區以及各種不同的「幾何型態」,但實際上卻毫無意義。
當指數來到各位認定的「壓力區」時,是因為同時有另外的交易人跟您持有相反的看法所以才會成交,在交易時如果沒有人跟您唱反調,指數根本也不會來到「壓力區」。
就算1萬口在7500點賣出的空單並不會造成7500點有任何太大的壓力,只要在7601有一口掛價並完成交易,走勢照樣輕易突破。而那一萬口空單的擁有者,只要他高興,大可以擺到結算日參與結算,也不會有籌碼的問題…

您和這些唱反調的人,構成了圖面上的各種幾何圖形,姑且就叫做是型態吧。吸引了無數的交易者猜謎,如果您在交易想更上一層樓,就必須拋棄這類毫無根據的謎題遊戲。

(三)趨勢線與波浪的迷思
在幾何圖形上持續發展的必然結果,就是會出現各類的趨勢線。
您可以經常連接圖形上的各點,創造自己的理論,不會有人告訴您對錯。
走勢下跌時,將兩個峰頂的高點連接起來,您可以得到一個斜率往下的下降趨勢線。如果您想像力足夠的話,您還可以在圖形的其他地方創造新的趨勢線,總會找的到一條剛好滿足現在圖形連動的連接線。
卻沒有人可以解釋,為什麼走勢碰到你劃的這條線便會如何?
它存在著實際的支撐壓力嗎?或是這條線容易造成群眾效應嗎?
非也。一切只是源自於人們豐富的想像力而已。

關於這類的理論,最有名的應該就是發明波浪理論的艾略特與甘式理論的甘式了。
大部分的信奉者都可以熟練的說出「五浪三波」,「黃金切割率」等名詞,但卻很少有人可以精準的說出該如何應用。也沒有人能解釋為麼攻擊波一定是呈現五波上漲,修正波一定是三波下跌?
如果我把這些理論的數值稍做修改,改成四波二浪,甘式矩陣修成其它矩陣,照樣可以在圖表中找到滿足其型態的走勢。因為這裡面存在最大的問題是:
第一、容易陷入主觀偏好來計算初始值。
第二、不容易釐清各型態真正的轉折點。

我們無法得知這些理論的發明者是否能客觀的回答上述問題,但已經知道的事實是,艾略特1946年生無分文的去逝在一家瘋人院,他的名聲是死後才贏得的;而另外一位大師甘式,死後他的分析師兒子供稱,聲明顯赫的父親在世時從來沒辦法靠交易來為生,收入主要是靠推銷與訓練課程而來

(四)均線的迷思
顧名思義,均線就是按收盤價加權平均所得到的一條移動軌跡線,它主要的功能是可以顯示過去的價格走向,但也只有這一個功能而已。
常聽到指數跌破月線會如何,平均成本是xx線等等,但實際上,很少有人會去探討這又是另一個無效的操作概念。
用一位版友「號子裡掃地倒茶的阿桑」曾舉過的例子來說明:
1.盤中有1000張大單成交在60塊,而後大家都出去吃飯沒買賣,直到盤末兩個小朋友互相買賣5張,成交價在58塊,於是這58塊的收盤價變成了今日的均線。
2.盤中有位大戶瘋狂倒貨,賣了一萬張成交在60塊,但收盤錢卻用1000張拉抬成交在62塊,於是這62塊的收盤價又成為了今天收盤價的均線。

很顯然的,上述的兩個現象完全無法解釋成本和收盤價的關聯性,均線理論是以收盤價當做成本論點,但您的成本卻很少會是收盤價,這是均線成本理論的第一個矛盾地方。

均線會不斷的隨著走勢做修正,但走勢卻從來不會因為均線而有任何影響,這是均線理論的第二個矛盾地方。
事情的真相是:均線沒有成交量的元素在,本身自然也沒有支撐壓力的功能,走勢碰到均線後的種種變化一切純屬巧合。均線只有反映出平均收盤價格,也不會反映成本,這類的無效理論,奉勸交易者一定要追根究柢的釐清。關於這部分的觀念,許多也與前述圖形與趨勢線的迷思雷同,不再攏述。

(五)成交量的迷思
量價理論,似乎是多數人奉為圭臬的基礎理論,很不幸的是,成交量的作用在商品交易的可靠度也不高,主要原因如下:
1.您從未真正買進或賣出任何商品:
現貨市場,由於您持有的是公司實際的股份,買賣時會面臨實際的籌碼問題。當股價來到高度成交的密集區時(代表有一半人套牢),自然會有人先行下車造成賣壓。股價就是靠著籌碼的換手而有變動。只要大股東高興,放著10年永遠不賣,在外的流通性也不會高

但商品交易不一樣,您從未真正的持有任何商品,持有的只是一份交易契約,只要市場上有另一個跟您意見相反的人契約就能成立,不需要考慮籌碼問題。

2.股票有長期籌碼,商品交易定期會結算,以台指為例,每個月會結算一次之後就歸0,因此即便上個月7500的大量交易區來結算後還是重新歸0,既沒有人套牢,也沒有人吃貨。只要跟您看法相反的人夠多,契約可以源源不絕。

3.商品交易的交易型態多元且複雜,您的多單成交可能是另一個人的空單進場,也可能是多單回補,或是沒有趨勢看法的當沖客甚至價差交易所組成,這些人可能在這一分鐘大量進場但隨即在下一小時就大量出場,他們的動向完全不足以代表市場的現況。

4.股票在外流通的數量是故定的, 7000點套牢的股票,消化完了之後上面可能就沒有太多籌碼。但商品期貨的籌碼可以是無限供應的,就算7000點成交了5萬口,只要後面有幾百口往下成交,價格照樣下殺。

(六)運用事後才知道的資訊
另一個交易分析者最常見的錯誤就是運用事後才知道的資訊做分析,很可惜的,這些資訊無法在盤中當做您決策的依據。
您到底是買進以後走勢變多頭,還是看到多頭走勢後才買進?
我想大部分的人都很難回答這問題,因為真正的多頭,是事後才會知道。我們都知道確認多頭走勢後拉回都是買點,問題是在當下,您不可能知道這次的拉回是反轉還是整理?也不會知道整理完之後走勢會反轉往上或繼續往下,這一切都是事後才能確認的資訊。
如果真是如此,我何必等走勢「確認」後才敢進場?又多頭確認該怎樣定義?是上漲xx點之後,還是上漲n天之後?
拿目前的台指日線圖來討論好了:k棒在今天收了一跟約4-50點的紅棒,一口氣又跌回了9月7日的起漲點,接下來會怎麼發展呢?目前的日線圖算多頭還是空頭?沒有人真的知道(倒是很多人都會分析),假設未來幾天指數繼續往下跌,那麼9月中之後的盤整部分就形成了「頭部型態」。又假設指數就此反轉往上,那麼這幾天的下跌可能又被分析者稱為「假跌破」。一切都是事後論..
誰規定多頭上漲時指數不能跌破前波低點?我隨時可以找出n個案例出來。

另一個程式交易者常見的例子:假設指數收盤價跌破5日低點則放空,不熟練的交易者可能因此做出一套看似不錯的進場策略,但實際上來到盤中時,指數可能跌破卻又在收盤前拉回(形成下引線),這在事後的統計報告裡是看不出來的,這時該怎麼辦?

在我的觀念中,根本沒有多頭或空頭的概念,充其量僅有正在上漲,正在下跌,和不上不下的走勢之分我買進部位是因為希望能賭到正在上漲的走勢能持續走遠一點,也就是期望走勢能順著原來趨勢行進的遠一點,如果進場後發現運氣不好(被洗是長有的事),也只好摸摸鼻子等下一次的賭局開盤。
由於沒有預期,自然也不會有事後論的分析。把焦點關注在如何處理獲利交易與失敗部位,就可以避免陷入運用事後資訊的迷思。

(七)機率的迷思
大部分交易人對勝率的渴望,常常到了一種偏執的地步,彷彿正確的研判與準確的操作,才是致富之道。
很不幸的是,在數學公式上並不是完全支持這樣的理論。
我們都知道交易淨利=勝率x平均獲利 - 賠率x平均損失 - 手續費
這裡面的幾項變數中,能影響獲利的變數有勝率(賠率是相對),平均獲利,平均損失和手續費四個。
從公式來看,如果您想要獲利高,不只勝率要高,而且平均獲利也要高,平均損失要低,盡量減少手續費,如此一來才能達到目的。

準確的預測並精準的交易,並不能保證您的平均獲利提高,重要的是大行情來臨時您有沒有抓到。相對的在失敗交易時能不能盡量的減少損失,如果能做到以上兩點,機率不是唯一能主導您獲利的變數。

更何況,在槓桿交易時,分析的精準度不足以判別「足以獲利的大趨勢」與「不足以獲利的小趨勢」,也因此造成了無論怎麼努力,多數交易人長期的勝率很少能夠突破55%的原因。
勝率從50%進步到60%,可能得花上無數的研究心血,但平均獲利和損失要改善,卻是輕而易舉的事。姑且先不論分析行情對實際有沒有幫助,您應該多花點時間在容易改善的項目上,少花一點時間在困難度高的變數上。

關於期望值的概念,先前已提過很多次,在先前的拙作「一位職業操盤手的告白-交易架構中」有針對各種變數的影響做說明,有興趣的可以自行參考,重點:獲利的關鍵是拉高期望報酬,不是提高機率。以上翻成白話就是賺錢時要想辦法多賺一點,賠錢時想辦法少賠一點

(八)區線套入的迷思
這部分牽涉到交易策略與統計的關聯性,大意是您可能根據某些歷史資料設計了很多複雜的規則,實際也測試出不錯的結果,但很可能是過渡用了最適合的參數造成的,或是為了滿足績效統計而設計出的特訂規則,交易系統的曲線匹配性越高,越不可能在未來發揮作用。
關於這部分需要一些系統策略化與程式統計的經驗,後續有機會再專欄分享。


上述這些是過去行之已久卻被證明對商品交易幫助不大的理論
在我看來,一般人除非先解決心理面的上述各種迷思,否則便無法提升交易水平,在許多沒有嚴謹數學礎的理論系統中,交易人卻企圖據以掌握市場的運作方向,甚至想要預測未來,其交易結果自然可想而知。

交易是一門學問,但卻不是一門發展很久的學問,也因此市場上才會充斥一些似是而非卻積習已久的「理論」,我們常看到一些的成功者聲稱他們是因為某種理論而在交易致富,卻很少有人(或許連本人也不知道),他們真正成功的原因並不是因為自己宣稱的那些理論。
在有本書「隨機的致富陷阱」裡面有探討,分明是運氣,卻被誤認為非運氣(靠技術)才完成的事。這類的隨機成功者卻煞有介事的把自己的成功歸諸於特定原因。這在交易界與商業界是很常見的現象。

近20年來,交易理論的可靠性有了重大的突破,拜電腦進步之賜,已經有很多專家將各種交易理論搬上電腦做測試,同時也發展出新的有效交易觀念。這篇的內容,我相信會引起不少的爭議,甚至引來奉行該理論成功者的韃伐,但我必須很殘酷的告知各位,這些大多是交易中的無效觀念,起碼電腦統計出來的結果是如此顯示著。

有時間的話,我會再整理哪些是交易中的有效概念給各位做參考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izzy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